-
2025-4-2“2024年终总结暨2025开年启势会” 活动总结
-
2024-1-16安徽峰达2023年终述职会议暨2024年战略任务部署会议
-
2024-1-5驰援甘肃,温暖守护
行业资讯
根据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报告,空气污染共导致全球过早死亡667万人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21328万人年,其中空气污染导致癌症死亡38.8万人和895万人年DALYs损失。空气污染的来源和成分复杂,主要分为室外大气污染、室内空气污染。
据WHO报道,全世界水体中检测出2221种化学物质,其中饮水中有害污染物765种,经鉴定包含20种确认致癌物,23种可疑致癌物,18种促癌物和56种致突变物。饮用水中的致癌物主要包括砷、消毒副产物、硝酸盐、全氟烷基物质等,长期接触和饮用由致癌物污染的水源可增加患癌风险。
土壤污染是癌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在污染的土壤中存在天然的或人类活动产生的致癌物,如重金属、矿物油或芳香烃等,这些致癌物可能从土壤释放到水中被人体摄入或通过食物链被人体吸收。工业废物不当处理是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约占总污染的2/3。作为食品的植物也可从被污染的土壤中吸收和积累砷、杀虫剂等致癌物。
环境危险因素是明确的和可预防的。随着全球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健康安全意识不断进步,以及各国环境污染治理,较高收入国家的空气质量已有所改善,而较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空气污染程度仍处于危险水平。我国自2013年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后,31个省份74个重点城市2013—2017年的PM2.5、PM10、SO2和CO的年均浓度分别下降了33.3%、27.8%、54.1%和28.2%,我国通过实施一系列空气污染防控措施,大气质量显著改善,但颗粒物(PM10、PM2.5)、O3和NO2等仍是大气污染的主要防治对象。
我们更应该从自己做起,降低癌症发生的可能,如少涉足污染源所在地,尽量保持周围环境的清洁和安全性。此外,目标人群定期接受癌症筛查也能提升癌症的早诊早治。
内容参考
[1]李纪宾,邹小农.全球癌症流行现状及环境致癌因素解析[J].环境卫生学杂志,2023,13(11):795-803.DOI:10.13421/j.cnki.hjwsxzz.2023.11.001.
[2]曹毛毛,陈万青.中国癌症筛查现状[J].科技导报,2023,41(18):11-17.
来源:三七二十医,本文仅作科普,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即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