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5月4日 星期日,欢迎光临本站 

行业资讯

喝酒脸红的快戒酒!否则患这种癌几率很高!

文字:[大][中][小] 手机页面二维码 2024/7/18     浏览次数:    

饭局作为无法规避的社交场景,往往含着一种社会结构上的隐喻。严格来说,酒文化本就是传统文化中的组成部分。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古代粮食宝贵自然受到管控,成为食利阶级的杯中特供;另一方面,则是酒所带来的迷醉,演变成祭祀用的供奉道具。酒之于世,礼天地,事鬼神。


酒精性脸红反应,俗称亚洲红脸症,常见于东亚人群,约占36%。这种现象源于乙醛脱氢酶(ALDH2)基因的突变,导致酒精代谢受阻,进而引起面部潮红。ALDH是解酒过程中的关键酶之一,与乙醇脱氢酶(ADH)共同作用,将酒精转化为无害的乙酸。当ALDH2功能受损时,乙醛积累,不仅导致脸红,还可能增加患食道癌的风险。因此,脸红不仅是酒量的标志,更是身体对酒精代谢障碍的警示。


图源:生物探索


亚洲人喝酒脸红的原因在于ALDH2基因的突变,使得酒精代谢的第二阶段受阻,导致乙醛积累,引起血管扩张和一系列症状。


近期名古屋大学的研究揭示了醛类物质与DNA的交联,可能导致细胞功能障碍和早衰。这意味着,喝酒脸红的人可能面临更高的早衰风险。


这项研究为早衰疾病提供了新的见解,并为健康人群提供了抗衰老的潜在策略,包括控制酒精摄入、避免接触空气污染和烟雾等醛类诱导物。因此,对于喝酒脸红的人来说,减少酒精摄入和避免接触有害环境因素可能有助于降低早衰风险。


DOI: 10.1038/s41556-024-01401-2


在AMeD综合征这种早衰疾病中,ADH5和ALDH2基因的缺失导致内源性甲醛累积,进而引发DNA损伤,表现为骨髓衰竭、智力障碍和发育缺陷。这使得研究者推测醛类物质与衰老之间可能存在联系。


此前研究已证实,醛类化合物对人体健康有害,能与DNA和蛋白质发生强烈反应,诱导DNA链间交联和DPC的形成,干扰复制和转录,并可能导致细胞死亡。


为深入探究醛类对细胞的损伤,研究者开发了DPC-seq高通量测序技术。通过蛋白质组学和DPC-seq的研究发现,醛诱导的DPC主要发生在活跃的转录区域。清除DPC需要转录偶联修复复合物、VCP/p97和蛋白酶体的共同作用。


这些发现有助于我们理解早衰疾病的发生机制,并为寻找抗衰老策略提供了新的视角。


组蛋白-DPC的图像


研究者为了验证早衰症相关机制,建立了Adh5−/−和Aldh2-E506K双基因缺陷的小鼠模型。这些小鼠由于缺乏关键的醛类清除酶,体内醛类化合物水平显著升高,骨髓细胞检测发现DPC水平也显著增加。这些小鼠寿命缩短,体重减轻,且出现贫血,显示了造血功能异常。研究结果明确指出,内源性醛类的累积与早衰疾病之间存在直接关联,进一步支持了先前的理论推测。


小鼠体内DPC的清除过程


本研究的领导者指出,该研究揭示了醛类在DNA损伤和衰老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为理解过早衰老疾病的潜在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并为开发新疗法和干预措施奠定了基础。


对于普通人来说,醛类诱导的DNA损伤同样在衰老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果你在饮酒后容易出现脸红反应,这可能意味着你的身体无法有效代谢醛类,而醛类的累积可能会加速衰老过程。


此外,有研究表明,喝酒易脸红的人可能面临更高的胃癌风险。一项在《Science Advances》杂志上发表的研究发现,70%的胃癌患者携带ALDH2基因突变,且这些患者大多为亚洲人。这意味着,即使少量饮酒,ALDH2基因突变的患者也可能面临更高的胃癌风险。


在享受生活与追求健康长寿之间,每个人需要做出自己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Oka et al. Endogenous aldehyde-induced DNA-protein crosslinks are resolved by transcription-coupled repair. Nat Cell Biol. 2024 Apr 10. PMID: 38600234.

[2] Akihiro et.al.Defined lifestyle and germline factors predispose Asian populations to gastric cancer.Science Advances.2020.

[3] Iona Y Millwood, et al. Conventional and genetic evidence on alcohol and vascular disease aetiology: a prospective study of 500 000 men and women in China. Lancet. 2019; 393(10183):1831-1842. 


来源:梅斯肿瘤新前沿

免责申明: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不作商业用途,仅作交流学习,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返回上一步
打印此页
0551-68163669
浏览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