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4-2“2024年终总结暨2025开年启势会” 活动总结
-
2024-1-16安徽峰达2023年终述职会议暨2024年战略任务部署会议
-
2024-1-5驰援甘肃,温暖守护
行业资讯
一年一度备受关注的全国两会将于明天拉开帷幕。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癌症防治问题,成为全国两会和地方两会热议话题。我们一起来看看今年两会期间,来自医药卫生界的各地委员们关于癌症防治的那些提案吧!
1. 罗永章委员:防癌体检宜尽早纳入医保
早诊早治是国际公认的对抗癌症的*有效手段。如果能够正规体检、及时发现,早期癌症好率可达90%以上,且可节约大量治疗费用。然而,我国体检普遍对癌症针对性不强,癌症检出率仅为发达国家的1/3-1/4,这是我国癌症死亡率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我国癌症发病和死亡人数已居世界第1位,随着人口进一步老龄化和环境污染带来的累计效应,癌症发病率还将进一步大幅升高。因此,普及防癌体检,将其纳入医保真正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抗肿瘤蛋白质药物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罗永章建议,国家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增加将防癌体检纳入医保的可操作性:1)将防癌体检与分级诊疗相结合,缓解医疗资源紧缺,增大人口覆盖比例;2)规范检测内容及标准,建立居民防癌体检档案;3)引导商业资本和保险业参与,促进医保防癌体检实现良性循环。
2. 王贵齐委员:加强G家级贫困县消化道癌的早诊早治
恶性肿瘤花费是农村地区疾病负担的重要构成。其中,上消化道恶性肿瘤占到了农村恶性肿瘤发病率的40.68%,是导致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丧失、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一大因素。上述状况在家贫困县表现的形势更加堪忧。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镜科主任王贵齐建议国家对贫困县扩大上消化道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覆盖面,从而有效提高这些地区上消化道癌症早发现和早治疗水平,并从根本上促进这些区域因病致贫问题的解决。
3. 刘兰妮、刘银燕委员:扩大乳腺癌、宫颈癌筛查覆盖面
在今年的广东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上,来自广东省妇联的刘兰妮委员与来自广东省卫计委的刘银燕委员联合提出提案,建议推动医保制度、用人单位、商业保险、个人负担等多方合作,不断扩大适龄人群的“两癌”检查覆盖面,同时加大政府投入,分步推进妇女“两癌”检查工作。
两位委员还建议将“两癌”治疗费用纳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为贫困“两癌”患者设立专项救助基金,并对“两癌”患者及筛查出的高危癌前病变和早期子宫颈癌人群加以干预。
4. 黄鹏委员:加强慢病管理,优化老年肿瘤诊治
恶性肿瘤是老年人的常见病,65岁以上的老年肿瘤患者占全部肿瘤发病人数的50%,占全部肿瘤死亡人数的70%。目前,我国老年肿瘤诊治存在早诊率和抗肿瘤治疗率低、并发症多,以及费用和死亡率高等问题。
如何优化老年肿瘤诊治?北京市朝阳区政协委员、北京大学民航临床医学院民航总医院老年医学科黄鹏教授建议:一是要普及肿瘤健康宣教;二是加强老年患者的肿瘤筛查,建议老年人每年的健康体检项目中应包含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及潜血、腹部B超、低剂量胸部CT;三是加强老年肿瘤患者的慢病管理;四是推行老年肿瘤患者的综合评估;五是在各级医疗机构尤其是二级医院和社区医疗机构积极推行舒缓医疗。
5. 陈芳源委员:成立医保专项基金用于肿瘤靶向药物的报销
在1月中旬的上海市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上,政协委员陈芳源建议,成立医保专项基金用于肿瘤靶向药物的报销,更有利于政策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在其看来,即便从2017年1月1日开始部分肿瘤靶向药物纳入了医保范围内,但是患者的支付比例依然很高。大多数都在40%到50%。以专项基金对肿瘤靶向药物进行单独核算,不纳入医院的费用和结构管理,可以避免对取消“药品加成”政策的影响,也可以使得这个政策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此外,陈芳源委员还建议,根据患者的不同年龄、不同情况建立不同的报销比例,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确认靶向药物用于确实需要的患者身上,也避免药物费用的增长。
“Hsp90α作为一种全新的肿瘤标志物,源于清华大学罗永章教授课题组首次揭示癌细胞分泌Hsp90α调控机制的重大科学发现。在肿瘤细胞中,Hsp90 呈现持续的高诱导表达,其表达比正常细胞高 2 ~ 1 0倍,其能够特异地被肿瘤细胞分泌出细胞外进入血液,且该蛋白在血液中的含量与肿瘤恶性程度呈正相关,通过“Hsp90α定量检测试剂盒”检测患者血浆中Hsp90α的含量,即可用于病情监测和治疗效果的评价,为指导肿瘤个体化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 上一个:美国癌症数据出炉
- 下一个:过去25年美国癌症死亡率减半了吗?